•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创新创业与企业实务系列讲座|走进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5月26日下午,国科大2017级MBA“创新创业与企业实务训练营”(集中&脱产班)走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进行了为期半日的学习交流活动。“走进空间中心”活动,充分发挥了国科大强大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了“院所结合科学”的特色办学理念,是积极响应“创新创业”号召、努力开拓“第二课堂”的探索;更是国科大MBA践行“培养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和综合管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尝试与创新。

活动伊始,空间中心科技处阎敬业处长致欢迎辞,他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细致的讲解让大家对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据了解,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的总体性研究机构,是面向全国的空间科学创新平台,承担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核高基、高分和北斗导航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风云、海洋系列以及多颗应用卫星的有效载荷和相关支持系统的任务,牵头国家空间科技领域规划战略研究,牵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以及空间物理基础研究国家重大项目。目前,中心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系列成果已在国际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空间态势感知及数值空间天气预报平台、新体制高分辨率被动微波呈像探测技术系统应用已实现重大突破。未来在极端天气与全球变化卫星遥感观测研究和分布式空间系统及信息关联技术等重点研究方向上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引领作用。

 

5.jpg

闫敬业处长介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概况


随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苗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太阳风暴及其影响”的专题讲座。她以电影《2012》为导入,在高深的前沿理论中穿插例如“神舟飞船”、“天宫一号”、“极光”等大众熟知的例子,阐释了太阳风暴的成因,分析了太阳风暴对导航通讯系统、卫星系统、地面系统的影响,并介绍了我国空间环境预报运行机制。整个报告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引发了同学们对浩瀚苍穹的遐想与思考,大家积极提出互动问题,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6.jpg

苗娟老师讲解太阳风暴及其影响


参观环节,同学们依次参观了空间环境预报大厅、子午工程大厅和东方红一号展厅,苗娟、张恺、宁一萱三位老师分别对空间环境监测预报过程、子午工程的发展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究、制造和发射历程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在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和子午工程大厅,同学们参观了我国的顶尖的空间环境预报工作平台,切实感受了中心为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环境保障所做的努力。在东方红一号展厅,墙上的王大衍、钱学森、赵九章、孙家栋等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元老、“两弹一星”功勋的照片令人肃然起敬。在工作人员生动的讲解下,大量珍贵实物将同学们带回了那个艰苦而又光辉的岁月,同学们纷纷驻足,久久不愿离开。虽然那些记载着当年前辈们手写的工作笔记、检测数据的纸张都已泛黄,但这些中科院空间科学家认真工作、敢于探索、艰苦创业的精神依旧熠熠生辉。

 

7.jpg

参观空间环境预报大厅、子午工程大厅和东方红一号展厅


在2016年5月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主席要求“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将空间科学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修身求知切,上视高苍穹——通过本次活动,国科大MBA同学们不仅领略了空间科学的独特魅力,开阔了视野,也对空间科学多了一份敬畏与珍重。


8.jpg

合影留念

(文/图 王莹、付豪)

 

背景链接: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的总体性研究机构,面向全国的空间科学创新平台,负责组织开展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研究,具体负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开展空间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为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及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基础前沿科学问题,空间天气研究及其预报,天基和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与探测,空间环境特殊效应及其实验技术研究,复杂航天系统综合电子及其信息技术、空间任务的仿真技术,以及微波遥感技术与相关应用研究。重要代表性任务包括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核高基、高分和北斗导航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风云、海洋系列以及多颗应用卫星的有效载荷和相关支持系统的任务,牵头国家空间科技领域规划战略研究,牵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以及空间物理基础研究国家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空间环境保障973项目、空间天气建模973项目,多项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

国科大MBA“创新创业与企业实务训练营”的“走进科学院”模块结合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特色及优势,带领学生参访中国科学院知名研究所。通过实地参观、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方式,在科研选题、需求对接、筛选成果、推选专家、技术转移、搭建平台以及进度安排等方面让学生们详细了解新形势下各科研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思路、重要举措及成果转化实例,同时帮助有志于在新兴行业发展的同学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前沿方向,充实最新的行业知识。